
保守党就C-12法案发出明确信号
11月20日,在与同为保守党国会议员的Brad Redekopp一同出席活动时,Michelle Rempel Garner表示,保守党将在下阶段对C-12号边境与移民法案逐条审议(clause-by-clause review)中,提出“范围广泛且具有建设性”的修正动议。
Rempel强调,加拿大目前的移民与庇护体系“运行困难、管理复杂”,在临时居民人数、庇护申请规模、社会基础设施负荷和安全审查等多重压力下,公众对移民制度的信任正在下滑,她认为问题核心在于“体系运作方式”,而非社会对新移民本身的态度。
她同时提到,英国近期围绕移民与庇护的改革已经明显改变当地政治版图,而在她的陈述中,加拿大在人均庇护申请量上已超过英国,却拥有更小的人口规模,这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体系承载能力的担忧。
保守党拟推动的C-12修正重点
Rempel表示,保守党计划在众议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审议阶段提交一揽子修正,目标是针对长期存在的运行问题进行系统调整,以回应公众关切并恢复对联邦移民体系的信心。
根据她的介绍,拟议修正的核心方向包括:
- 强化庇护处理体系:改善难民与庇护申请的审核效率与程序设计,缩短审理时间,减少积压案件。
- 降低虚假或缺乏依据的申请动机:通过规则设计和资格认定调整,减少滥用庇护制度的空间,减轻资源浪费。
- 更新拘留、递解及上诉机制:重新审视拘留与释放标准,优化递解流程,简化冗长复杂的上诉程序。
- 现代化犯罪与递解相关规则:调整“刑事不准入境”(criminal inadmissibility)等相关门槛,使之更符合当前公共安全与社会预期。
- 提升联邦移民机构信息透明度:明确要求移民与边境执法机构向国会和公众披露更详尽的运行数据和报告。
- 弥补移民与难民委员会(IRB)的运作缺口:关注案件分配、审理效率及资源调配问题,减少“制度性拖延”。
- 强化身份核验与安全审查程序:在安全与隐私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加强对高风险个案的筛查能力。
- 将资格规则与系统承载能力挂钩:在福利待遇、资格认定等方面,更明确考虑住房、医疗和社会服务的实际承载水平。
Rempel强调,这些提案的目标是“修体系而非修人”,即针对制度和程序进行改革,不将矛头指向在加新移民或申请人群体本身。
公众信心与系统承载压力
在发布会上,Rempel多次提及“公众信任”问题。她指出,多项民调显示,加拿大社会对提高移民水平的支持正在减弱,但这更多源于对制度运行不畅的失望,而不是对新移民群体的排斥。
她列举了当前体系面临的多方面压力:
- 庇护申请数量增加,处理时间拉长:案件积压导致申请人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 临时外劳与留学生数量持续上升:包括临时外国工人和持学习许可的国际学生,对劳动力市场、住房和本地服务形成叠加压力。
- 医疗与社会项目成本上升:医疗、社会福利及相关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加,引发财政与公平性讨论。
- 住房供应紧张、可负担性下降:在大城市尤其明显,住房问题常被公众与移民数量和规划不足一并讨论。
- 安全与核验流程存在“漏洞”报告:外界对部分安全审查和身份核验程序的严谨性提出质疑。
- 上诉体系复杂冗长:多层级上诉和复审增加了程序时间和成本,削弱了决定的最终性。
- 对无合法留加权利人士的移除难度大:在执行离境令、强制递解等环节存在程序、资源和国际合作等多重障碍。
在她看来,这些因素叠加,使移民体系“更难管理、更难执行,也更难让公众对其保持信任”。
C-12法案是什么?
C-12号法案是联邦政府当前推进的一项边境安全与移民法案,其核心目的是更新与强化与边境执法及移民管理相关的立法框架,尤其是对《移民与难民保护法》(IRPA)的现代化修改。
从定位上看,C-12试图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更新:
- 边境执法与授权:为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等联邦机构提供更明确、统一的执法依据。
- 身份核验及信息收集:规范在入境、停留及执法过程中可收集和核验的信息类型和方式。
- 拘留与释放规则:将部分既有做法法典化,明确拘留条件、释放要求和监督机制。
- 针对无合法身份人士的管理:细化对未经授权入境或超期停留人士的处置流程,包括不准入境、离境令和后续跟进。
对于政府而言,C-12被视为“强化边境安全与维持体系完整性”的关键立法;而对反对党来说,这一法案也成为推动程序改革和提升透明度的抓手。
C-12对边境执法与移民程序的潜在影响
根据现有文本与说明,C-12法案主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际操作产生影响:
1. 边境执法与身份核验权力
- 扩大核验和信息收集权限:赋予联邦执法机构在特定情况下要求额外信息、核实身份和收集资料的更明确法律依据。
- 统一身份管理标准:包括生物信息与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面部识别)及传统身份证明文件的核验程序。
2. 不准入境、拘留及释放程序
- 细化不准入境与拘留条件:更明确界定在安全风险、身份不明或严重违规则件中的处置方式。
- 规范拘留与释放决定:将部分操作程序上升为法律要求,包括释放条件及对潜在风险个案的监控措施。
3. 文书签发与身份状态管理
- 影响签证与许可条件的设定与变更:赋权移民官在公共利益或安全考量下,修改、附加或撤销签证、工作许可、学习许可等条件。
- 处理“身份不明或难以确认”个案:为相关个案提供更清晰的法律路径,以便作出适当限制或决定。
4. 递解与不准入境决定的执行
- 强化既有递解权力:对执行离境令的时间表、步骤和条件作出更具体规定,力求减少“拖延无解”状态。
- 简化部分行政程序:在安全风险、严重犯罪或明显违规个案中,试图通过程序整合提升执行效率。
这些变化既可能提升执法连贯性与效率,也引发外界对权力边界、权利保障及透明度的持续关注。
下一步:委员会审议与政治博弈
目前,C-12法案已进入众议院相关委员会的细化审议阶段,保守党提出的大规模修正案,预计将在逐条审议过程中成为各党激烈讨论的焦点。
在国内住房压力、社会服务负担以及全球多国收紧移民与庇护政策的大背景下,加拿大如何在维持开放传统与回应民众关切之间取得平衡,将在C-12法案的最终文本中有所体现。
对于关注加拿大移民与留学政策的人士而言,接下来委员会对修正案的接受程度、各党在边境安全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取舍,以及C-12最终通过后的实施细则,都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庇护程序、临时居民管理和安全审查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