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議議題在加拿大聯邦政治中一直備受關注,並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大選前再次升溫。加拿大自由黨黨魁馬克·卡尼(Mark Carney)和保守黨黨魁皮埃爾·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都曾就他們各自領導下未來的加拿大移民政策發表過看法。
隨著大選臨近,了解兩大黨派在關鍵移民問題上的立場對於選民至關重要。這些議議題包括永久居民接收目標、臨時外籍工人、國際學生、經濟類移民、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邊境安全以及法語移民等。
一、 移民接收目標(永久居民)
移民接收目標指聯邦政府計劃每年接收的移民數量,通常在多年期的《移民水平計劃》中公佈。直到最近,政府只為新的永久居民設定目標。而2024年10月公佈的2025-2027年計劃首次納入了國際學生和臨時外籍工人等臨時居民的年度目標。
自由黨立場:
馬克·卡尼曾公開表示,當前的移民系統未能有效運作。他在近期的一次訪問中強調,在「擴大房屋供應之前」,移民上限將保持不變。
根據自由黨的2025年競選綱領,該黨計劃在2027年之後,將每年的永久居民接收量穩定在加拿大總人口的1%以下。
這一目標與加拿大目前的移民水平計劃基本一致。最新計劃設定2025年接收39.5萬永久居民。考慮到加拿大2025年預估總人口約4150萬人,目前的年度目標確實低於總人口的1%。
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卡尼和自由黨傾向於將永久居民的年度接收目標維持在當前水平。
保守黨立場:
皮埃爾·波利耶夫在2024年1月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曾明確建議,應將移民水平與房屋建設進度掛鉤。
此後,他多次表示,如果他出任總理,移民數量將會降低,但具體降至多少並未給出明確數字。
保守黨的競選綱領宣稱,該黨將致力於將永久移民限制在「可持續的、類似於哈珀政府(2006-2015年執政期間)的水平」。在此期間,加拿大的永久移民接收量介於24.7萬至28.1萬人之間。
然而,保守黨所提及的「類似水平」具體是指永久居民的絕對數量將與哈珀時代相近,還是根據當前人口規模按比例調整後的數字,其表述存在一定模糊性。
此外,該計劃還重申要確保人口增長率低於房屋增長、就業增長和醫療保健可及性的增長率。
二、 臨時居民(臨時外籍工人與國際學生)
兩位黨魁都曾對疫情期間臨時外籍工人數量的急劇增加表示擔憂,認為這種增長不可持續。
自由黨立場:
自由黨2025年綱領提出,到2027年底,「將臨時工人與國際學生的總數控制在加拿大總人口的5%以下」。
截至2025年1月1日,加拿大的臨時居民人口估計達302萬人,佔2025年總人口的7.27%。
杜魯多自由黨政府在前移民部長馬克·米勒(Marc Miller)任內,已於2024年開始實施一系列旨在未來幾年減少加拿大臨時居民數量的措施,包括在年度《移民水平計劃》中設立臨時居民接收目標、對學習許可申請設定上限,以及限制畢業後工作許可(PGWP)和配偶開放工作許可的申請資格。
最新的《移民水平計劃》顯示,2025年至2026年,年度臨時居民淨入境目標將減少15萬人。
保守黨立場:
波利耶夫近年來對臨時外籍工人計劃(TFWP)的批評尤為嚴厲。
根據保守黨綱領,如果贏得大選,他們承諾將通過「嚴厲打擊欺詐行為,大幅減少臨時外籍工人和外國學生數量」來「恢復系統的完整性」。但同樣未提供具體的數量目標。
該黨綱領還表示,如果當選,將要求進行「工會勞動力市場影響評估(LMIA)的預先審核」。這意味著僱主在通過TFWP僱傭外國工人之前,可能需要獲得工會批准。
波利耶夫曾公開表示,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如農業或勞動力市場緊缺的小企業等加拿大本地工人無法填補空缺時,才應允許外國工人入境。
保守黨2025年綱領中的另一項重要計劃是,要求所有持學習許可入境加拿大的個人進行犯罪背景調查。這是一項顯著變化,因為目前國際學生申請學習許可時通常無需主動提交無犯罪證明,儘管移民官在必要時可根據情況要求提供。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移民法已規定所有外國公民必須符合入境資格,犯罪記錄本身就可能導致學習許可被拒。保守黨提出的改變在於將其變為常規要求。而申請永久居民通常已需要提供成年後居住超過六個月國家的無犯罪證明。
三、 經濟類移民
兩大黨派過去普遍對經濟類移民持積極態度,認為其對於填補勞動力市場缺口和推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自由黨立場:
自由黨2025年綱領表示希望「重振」全球技能戰略(Global Skills Strategy),「以幫助高增長的加拿大企業和企業家開展新項目,支持加拿大戰略性經濟增長」。
該黨也希望通過此舉吸引來自美國的高技能人才。
計劃中還提到,將與各省和地區合作,簡化並加快對海外學歷和國際專業經驗的認證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許多受規管職業(如技工、教師、醫護)由省或地區層面監管,海外技術工人通常需要滿足不同的省/地區要求才能合法工作。
保守黨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保守黨在2025年競選綱領中並未具體闡述其經濟類移民政策細節。
但波利耶夫過去曾就簡化海外學歷認證發表看法。2024年10月,他曾提出為醫護行業建立一個國家許可標準,各省可採用「藍章」(blue seal)認證體系,使移民醫生和護士能夠通過統一考試獲得許可並盡快投入工作。
四、 難民和尋求庇護者
在過去一年尋求庇護者數量增加的背景下,難民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焦點,兩大黨派在此問題上的立場差異明顯。
自由黨立場:
在近期的一次競選活動中,卡尼將來自美國的尋求庇護者增加歸咎於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對移民的打壓,稱這一局面「不可接受」。
他表示:「加拿大和美國必須更緊密合作才能管理好這一局面。」
自由黨2025年競選綱領承諾,將為尋求庇護者和難民提供法律援助,以確保申請人獲得專業建議和代表,從而盡快處理並解決其案件。
保守黨立場: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皮埃爾·波利耶夫近年來對難民和尋求庇護申請持懷疑態度,認為其中許多存在「欺詐」。
在近期的一次競選活動中,他嚴厲表態支持「合法移民」,但「如果是欺詐者,他們必須離開」。
他過去曾呼籲對尋求庇護者數量設定上限,並表示願意幫助真正的難民,但對「謊報信息進入我國的人」不會容忍。
保守黨2025年競選綱領相對簡潔,僅表示該黨將以「後進先出」(last-in, first-out)的方式更快處理難民申請。這意味著優先處理較新的申請,而非積壓的舊案,旨在加快審理速度並防止案件積壓。
該黨還表示將尋求「實施離境追蹤」,以便有效追蹤逾期停留的外國公民。
五、 邊境安全和總體安全
兩大黨派均承諾優先保障國家安全並嚴厲打擊犯罪,其中保守黨在這些問題上的表態更為強硬。
自由黨立場:
自由黨表示將「推動建立一個可信、公平的移民系統,在經過正當法律程序後移除申請被拒者」。這在很大程度上延續了加拿大目前處理難民和尋求庇護申請的方式,但也暗示在被拒後會加快遣返速度。
該黨還承諾將增加安全篩查資源,迅速識別和移除不被允許入境的個人,收緊簽證要求,並加強打擊移民欺詐——部分政策已在前移民部長馬克·米勒任內於2025年宣布。
保守黨立場:
皮埃爾·波利耶夫多年來一直呼籲加強邊境安全措施。他過去曾提出一個六點計劃,包括在邊境部署加拿大軍隊(包括軍用直升機和監控)、增加邊境官員,並將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的執法權力擴展至整個邊境線,而非僅限於過境點。
保守黨2025年競選綱領還特別指出,將嚴厲打擊來訪外國公民的犯罪活動。任何作為訪客在加拿大境內犯罪的個人都將被快速移送出境。目前,加拿大處理訪客犯罪活動的所需時間可能因罪行嚴重程度和法律程序的複雜性而異。
六、 法語移民
自由黨立場:
馬克·卡尼明確表示支持增加魁北克以外的法語移民。
他提出的計劃目標是到2029年,魁北克以外地區的法語移民比例達到12%。這一目標顯著高於最新《移民水平計劃》中設定的2025年8.5%、2026年9.5%和2027年10%的目標。
保守黨立場:
波利耶夫總體上表示支持增加法語移民和保護加拿大法語文化,但其2025年競選綱領中並未提供具體的接收數量或比例目標。
七、 其他方面
自由黨立場:
除了上述主要政策外,自由黨競選綱領還承諾:
- 利用數字化服務工具減少處理時間並消除積壓案件;
- 加強聯邦、省和地區當局在申請人狀態、遣返、定居支持等問題上的合作;
- 繼續尊重與魁北克省政府協商確定的移民水平,以保護魁北克的法語及其文化。
保守黨立場:
保守黨競選綱領明確反對「世紀倡議」(Century Initiative)提出的激進城市人口增長計劃。該計劃建議在一個世代內大幅增加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卡加利-愛民頓都市圈和渥太華-加蒂諾都市圈等主要城市的人口。雖然加拿大主要城市是新移民的首選目的地,但聯邦政府一直在通過大西洋移民項目、鄉村社區移民試點等項目,努力將移民的好處分散到加拿大各地。值得注意的是,「世紀倡議」是一個非牟利組織,其目標是通過增加加拿大人口來支持經濟持續繁榮。
加拿大兩大黨派關鍵移民政策對比一覽
政策領域 | 自由黨主要立場 | 保守黨主要立場 |
---|---|---|
永久居民目標 | - 穩定在總人口1%以下(2027後); - 與當前水平相似; - 黨魁提及與房屋掛鉤。 | - 限制在「類似哈珀政府時期」水平(具體數字待明確); - 承諾人口增長率低於房屋/就業/醫療增長率。 |
臨時居民(TFW/IS) | - 到2027年底控制在總人口5%以下; - 已實施限制措施(學簽上限、工簽限制等); - 計劃減少臨時居民淨入境。 | - 「大幅減少」數量(未公佈具體數字); - 嚴厲打擊欺詐; - 要求工會LMIA預審; - 限制極少數特定勞動力市場; - 要求所有學簽申請者提供犯罪背景證明。 |
經濟類移民 | - 「重振」全球技能戰略,吸引高技能人才; - 與省區合作簡化海外學歷認證。 | - 綱領未詳述; - 黨魁曾支持簡化海外學歷認證,提出醫護行業國家「藍章」標準。 |
難民與庇護 | - 歸咎於美方打壓; - 強調加美合作管理; - 提供法律援助加快審理。 | - 部分申請疑「欺詐」; - 支持合法移民,驅逐欺詐者; - 可能設定尋求庇護者上限; - 採取「後進先出」加快審理;實施「離境追蹤」。 |
邊境與安全 | - 在正當程序後更快遣返被拒者; - 增加安全篩查; - 快速識別/移除不許入境者; - 收緊簽證; - 加強打擊欺詐(部分已實施)。 | - 黨魁長期呼籲加強安全; - 曾提議部署軍隊/增邊境官/擴大CBSA權力至全邊境; - 嚴厲打擊訪客犯罪並快速移送出境。 |
法語移民 | - 黨魁呼籲增加魁北克以外法語移民; - 目標是到2029年達到12%(高於目前計劃水平)。 | - 黨魁總體支持增加法語移民; - 綱領未提供具體數字目標。 |
其他政策點 | - 利用數字工具減少積壓; - 加強聯邦/省區合作; - 尊重魁北克移民水平。 | 反對「世紀倡議」的大城市人口激進增長計劃。 |
這份詳實的政策對比,不僅展現了兩大黨派在應對加拿大當前挑戰和規劃未來發展上的不同思路,也為選民提供了衡量其潛在執政方向的重要依據。房屋、就業、醫療、社會服務與移民水平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如何在保持開放性的同時確保系統可持續運行,將是下屆政府必須直面的課題。大選的結果,無疑將深刻影響加拿大未來數年的移民政策走向和國家面貌。









